上海梅雨结束,夏夜小确幸

周到客户端2023-07-11 14:12:34

上海今日出梅入伏!未来十天高温将狂刷“存在感”, 极端最高气温37℃左右

上海今日(7月11日)出梅啦!

出梅后,夏天呈现新的面貌:湿热变晴热!

上海以多云为主,不过雨水不会就此销声匿迹,多午后局地雷阵雨。


(资料图片)

高温将狂刷“存在感”,未来十天极端最高气温37℃左右。

→接下去的日子里,想趁着下雨再得几天凉快的可能性很小了。气象部门提醒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暑降温工作,谨防中暑。

对于人类来说,多热才算“太热”?

人类可安全容忍的温度极限是多少?日前有报告称,人类存在一个上限临界温度(UCT),可能在40至50℃之间。环境越热,人的身体越要努力地工作才能保持正常功能的运转。

→阅读全文

“这个要靠信念!”入伏了,墨镜爷叔独自一人黎明驾车百公里,只为一碗羊汤面

今天(7月11日)进入2023年“三伏”,美味的羊肉近期登上了无数上海人的菜单。但对于最挑剔的那些舌头,光在伏天吃羊还不够,还得吃出精髓、吃出门道、吃出仪式感。比如,一大早天还蒙蒙亮就起床洗漱然后驾车出门,一路疾驰数十公里从市中心抵达南部郊区,就为了好好“搓”一顿当天活杀的最鲜美的土羊。

→别人专程来郊区吃伏羊,呼朋引伴、趁势聚会,而来自静安区的萧爷叔则是独自一人,临窗而坐,三两羊汤面和几片热气羊肉,就是他一大早赶来的全部理由。

60岁老爷叔揭秘:卖了31年的长征刨冰,为何能排到上海甜品NO.2?

刨冰,是沪上美食界公认的消暑神器。在高温预警频发的今夏,小小一杯刨冰尤其受到食客欢迎。

杨浦区控江路上,背靠内江大楼,沿街开设的长征刨冰店门口排起了长龙。60岁的店主谢长征在后厨忙碌,妻子从窗口将一杯杯刨冰递出。小山一样的冰沙下,是清爽的红豆汤、绿豆汤或者水果料。冰块在水中缓缓融化,吮一口,凉透心扉。

可别小看这么一家店,打开网上美食地图,它高居“上海市最热甜品店榜No.2”。

→阅读全文

魔都喝早茶的好地方越来越多了!广式和苏式,你偏爱哪种早茶生活

近年,越来越多的扬州、泰州早茶店开进上海,而上海不少本地的“老字号”重开或坚守七八点档的早茶时段,再加上已有的品牌粤菜馆,都让上海这座城市的人群有了更丰富的早茶体验。

作为中国传统的社交饮食习俗,早茶和一个地方的饮食习惯相关,也反映了一座城市的历史发展和文化认同。记者近日走进沪上不同风味的早茶店,观察和体验上海的早茶生活。

→阅读全文

上海夏夜街头上演“月光曲”?艺术氛围太美好,给这条小马路带来小确幸!

最近,一段上海街头的“迷你音乐会”视频受到网友关注,并火热出圈。两位年轻音乐人在上海小马路安化路的一处门面房内举行即兴音乐表演,引发市民关注和热议。

这场“迷你音乐会”为何选择安化路?作为上海小马路的安化路背后有什么故事?如何让公共艺术更好地走进大众?本期新闻晨报·周到《上海会客厅》节目前往安化路进行实地探访,并邀请到参与演奏的小提琴手,与她进行了一番对话。

→阅读全文

“每个公交站都有一个垃圾桶很方便!”申城又有5000个道路废物箱回归,50+人群点赞丨民生50+测评

“我们有时候带孙辈出行,很需要马路上很方便地就能找到垃圾箱,因为小孩子经常要吃零食,就会有垃圾产生。”在49路威海路公交站,市民金阿姨说,像这样每个公交站有一个垃圾箱就很方便。记者从环卫部门获悉,近期,申城完成新一轮道路废物箱调整,从4月的近4万个增加到4.5万个。

→阅读全文

网民建议扩大老人享受子女医保共济的范围,国家医保局有回应

近期,有网民反映在农村参加医保的父母,难享城里子女的“医保共济”,建议政策予以优化。国家医保局作出了相关答复,并表示,下一步,医保部门将进一步优化个人账户家庭共济办理流程,提升惠民便民效能,为广大参保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阅读全文

中央网信办:加强“自媒体”管理 严防假冒仿冒行为

“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7月10日发布《关于加强“自媒体”管理的通知》。通知指出,网站平台应当强化注册、拟变更账号信息、动态核验环节账号信息审核,有效防止“自媒体”假冒仿冒行为。网站平台应当要求“自媒体”对其发布转载的信息真实性负责。“自媒体”发布信息时,网站平台应当在信息发布页面展示“自媒体”账号名称,不得以匿名用户等代替。“自媒体”发布信息不得无中生有,不得断章取义、歪曲事实,不得以拼凑剪辑、合成伪造等方式,影响信息真实性……

→阅读全文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自9月1日起施行

《私募投资基金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公布,自2023年9月1日起施行。《条例》共7章62条,规定了这些内容……

→阅读全文

关键词:

上一篇:如期偿还超15亿中票,万达商管全力“保上市”
下一篇:最后一页